中国中医对人体治疗的概述 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,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,它来源于实践,反过来又指导实践。 通过对现象的分析,以探求其内在机理。因此,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,一是整体观念,二是辨证论治。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,它主要包括阴阳、五行、气血津液、脏象、经络、运气等学说,以及病因、病机、诊法、辨证、治则治法、预防、养生等内容。 两千多年前中医瑰宝《黄帝内经》中的记载:“上医治未病,中医治欲病,下医治已病”。 古代中医早就把人体健康中最关键的阶段-‘未病预防’放在首位,现在医学逐步意识到健康【未病预防】的重要性。 “缺血预适应”在古中医的记载 1、中国古中医书中早有记载,叫《循经感传疗法》,是指压经络沿线出现的各种感觉传导现象,诱发机体产生治病的作用。 2、南怀瑾在静坐中的《盘足屈膝与健康》中,特别说明了,坐后放开足腿,麻酸过后,产生一种从未经验过的快感。现在的中医师称为“小赶血&rdquo...